103

银色月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总裁小说网 www.zongcaixiaoshuo.com,最快更新商女传奇:绝妃池中物最新章节!

    一转眼,墨音已经走了一个月,他没有任何音信传回来,涟儿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他,不知道他人在哪里?是否一切安好?

    谦政忙着做生意,离家也快一个月了,或许只有暂时的离开才能让他好受一些吧。晏子缘还是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偶尔会到涟儿这里蹭顿好吃的。

    一切看起来都很平静,不过马上就有一件大事让整个京都变得热闹非凡。三年一次的大考就要开始,各地的学子都从四面八方涌到京都,大街小巷的客栈都是人满为患。

    桦萧跟着母亲、妹妹住在涟儿府中,来得这段日子一直跟着林春生一同念书。虽说程英是个怪才,不过桦萧天生就不是念书的料,倒是半点进步都没有。

    大考的前一天,程英去向涟儿辞行,“半年的时间已到,而且老夫也是倾囊相授,再留下去也无可教之书。”

    涟儿知道即便是挽留也是徒然,让知秋取了些银子来。

    “老师是个洒脱不拘世俗之人,钱财本是身外之物不过却不能没有。这点银子不过是给老师买酒喝的,请您千万别推辞。”

    程英也不客气,装上银子告辞,出了徐府直接出城,从此在京都销声匿迹。

    第二天一大早,春生和桦萧收拾了包裹带着小厮赶赴考场。涟儿和徐二姑娘桦氏等人送到门口,一再叮嘱跟去的小厮好生照顾。不过说了也是白搭,小厮根本就进不去考场,只能在外面候着万一发生意外也好回去禀告。

    徐府二房的致双、致全也要下场试试,庞启轩自然要参加,细细算来还真是有不少熟人。

    参加会考的书生都在考场门口聚集,真可谓是人山人海。他们领了号码牌,依次进入考场,门口有负责检查的官员,唯恐有人夹带小抄。检查的很仔细,甚至连衣服都要解开,还真有人把小抄写在胸口,密密麻麻全是,当时就被赶了出去。

    这大考一考就是三天,在只能容纳一张书桌,一张单人床的小屋子里,吃喝拉撒全都不能出来。吃饭的时候有衙役从窗口递进去,里面放着马桶可以随时大小便。要是你给衙役些好处,他就能随叫随到帮你倒马桶,不然你就硬挺着吧,或许满了才能倒一次。

    炎热的夏季,憋在这样的小屋子里即便不做文章都是一种考验,所以有不少人都随身带着清凉油之类的药物。

    春生倒是没准备这些东西,光着手就进了考场,按照号码牌找到他的屋子。涟儿早已经打好招呼,衙役一听他是林春生忙殷勤的招呼。

    “林公子有事只管说话,小的负责这一排房间。”他笑着开锁请春生进去,“您先等一下,要等外面的人全部进来主考官大人才能来!”

    春生点点头,房间里面还算干净,角落里的马桶一看就是新的。衙役把文房四宝拿过来,又端了一杯茶过来,看样子涟儿没少花银子。先前在家时,他也听邻居们说起大考的情形,哪里有这样的礼遇?唉,银子真是个无孔不入的好东西!

    等了半日,陆续有书生进来。半晌,春生听到三声锣响,站在门口一看,三位穿着官府的大人被众人簇拥着出来。

    右边那位先是讲了一通考场规则,估计离得远一些的书生根本就听不清什么。大约半盏茶的功夫,左边的官员才宣布考生入考场。

    房间跟前的衙役把众人请进去,门一关上锁。中间的官员命人抬来一个用封条封好的大箱子,当着众人的面打开,里面放着密封的考题,是当今圣上亲自出的题目。

    每个衙役负责五间房,他们上前领五份考题发下去。

    春生得到考题,沿着封口撕开,里面放着一张纸,满满一大篇全都是考题。大考一共三场,第一场考史论五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五道,第三场则是《四书》《五经》义三道,这样算下来一共是十三道题目,难怪要考三天!

    这些题目对于春生来说并不难,他边研磨边思索,磨开则思路明。铺好纸张,提起笔文思如泉涌,一篇文章竟一气呵成。

    放下笔略微休息一会儿,衙役见了凑过来轻声说道:“林公子要不要吃些点心,小的给您递进去。”

    他摇摇头,只要了一杯茶,虽然味道不如家里泡得,倒也还算可以。站起身朝着对面瞧,桦萧就在对面的屋子里,他正躺在床上翘着二郎腿,摇头晃脑不知道嘴里在哼哼叽叽叨咕什么。这哪里是来考试的?

    不过能够高中本不是桦萧的志向,只是父母亲逼的紧他才来应付一下。凭他家的根基,即便是坐吃山空也是两辈子都花不完的,干嘛还要辛苦读书呢?

    春生却是志在必得,他一定要榜上有名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以报答涟儿的恩情,让林家从此强大起来。

    想到这里,他又坐下开始答第二道题目。

    庞启轩也在凝神思索,下笔慎之又慎,此刻才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的意思。苦憋了几句放下笔,忽想到什么又拿起笔,一篇文章写得是费尽心思,收笔结文竟然已是晚饭时候。

    这里的饭菜自然是不能和家里的相提并论,不过庞姨妈岂能不活动?衙役偷偷送了鲍鱼粥进去,不过启轩却没有胃口,匆匆吃了两口便又琢磨起文章来。

    入夜,各个房间都亮起了烛光,启轩一直写到下半夜。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子里还满是文章,倘若他母亲见了,不知要怎样安慰呢?

    房间很小,很闷,考生在里面都是辗转难眠,第二天顶着黑眼圈继续考试。不到晌午,已经有两个人晕倒被拖了出去,到了凉快地方抹点清凉油,能考的再带进来,不能考得直接架出去。这种环境下能写出好文章,还真不是一般人才能做到的!

    转眼到了第三天头上,陆续有考生从里面出来。等在外面的人一打听,大都是觉得个别题目太难答,索性就胡乱写上交卷了。

    西府派去的小厮也凑过去打听,正听他们说得兴起瞥见大门打开,春生打里面出来。他急忙跑过去,“大爷,您怎么出来这么早?”

    “嗯。”春生话不多,命小厮把马牵过来回府。

    小厮不敢多问,心里暗自嘀咕,姑娘花大价钱请了教书先生来,这位大爷还是提前交了卷子,估计是和那些先出来的人一样。

    回了西府,桦氏自然要问自个儿子问什么还没出来。春生不善于撒谎,老实地回道:“桦少爷刚睡醒,我出来的时候他正在用饭。”

    “应该是晚上熬夜写文章了。”徐家大姑娘王氏忙笑着替自个的外甥辩解。

    桦氏闻言叹口气,“姐姐就不用帮他说话了,自个儿子什么样做母亲的最了解。要不是老爷逼得紧,他怎么会去赶考?在里面待上三天对于他都是折磨,更别提做文章了。咱们别说他了,春生考得如何?”

    “还行。”春生向来说话谨慎,从不自夸,他要是说出还行的话就是考得不错。涟儿闻言很高兴,她见春生三天都没换过衣裳,浑身隐隐散发着酸味忙让他下去洗澡。

    在考场能吃什么?涟儿又吩咐厨房做些好吃的送过去,苦读了半年多,现在是时候好好放松一下再补补身子了。

    晚饭时候,桦萧也回来了,一进府就嚷着浑身难受还不停的发牢骚。桦氏对他也没有多大的期望,简单询问几句就让他歇息去了。

    涟儿又派人去庞府,打听表哥考得如何,小厮回来说是表少爷自认为很好请她放心。

    各地来赶考的书生大部分并没有离去,在京都等着放榜。茶馆、酒肆都可以见到参加完大考的书生,他们嘴里谈论的无非是今年的考题。

    涟儿闲来无事,弄了一套男装,想去茶馆走走,听听关于大考的事情。她招呼上春生、桦萧,命知秋穿上小厮的衣服跟着她前往。

    三个人出了西府步行,不一会儿就走到了中央大街,随处可见书生打扮的人。进了附近最大的茶馆,里面是高朋满座,这里消费低唤三五个朋友小坐也花不了几个银子。还有不少文人雅士喜欢在这里饮茶吟诗,可谓鱼龙混杂。如今赶考的书生也在里面聚集,自然是生意红火。

    跑堂的一见三人穿着打扮就知道是富家公子,忙往楼上请。楼上也是宽敞的大厅,只是里面坐着的都是看着文雅一些的人。

    涟儿几个选择靠窗的位置坐下,跑堂的赶忙过来侍候。知秋掏出从府中带来的茶叶,吩咐道:“用我们自个的茶叶,银子不少你的,另外再拿些你们的招牌点心过来。”

    不用店里面的茶叶,银子还照付,跑堂的自然是愿意。不一会儿,一壶茶被端了上来,顿时整个大厅都飘散着淡淡的香气。

    “伙计,也给我们那桌用的茶叶!”一旁有个浑厚的声音响起来。

    涟儿不觉顺着声音看过去,只见邻桌坐着两个人。一个四五十岁的黑面老者,虽然一身布衣却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他旁边是个皮肤白皙的年轻男子,年纪大约在二十多岁左右,一身锦缎器宇轩昂,气场竟比那老者更强大。这两个人来头不小!

    “客官,真是不好意思。那桌用的茶叶是客人自己带的,如果您想要用小人可以去商量一下。”跑堂的见惯了各色人,自然知道这二位不好惹,也不会心疼银子。

    老者瞥一眼年轻人,然后点点头,“银子不是问题!”

    涟儿离他们很近,自然是听得清楚,跑堂过来说明情况她并没有说话。知秋笑着拒绝道:“不好意思,这茶叶是我们自己喝的,不卖!”

    年轻人闻言略微一皱眉,他身后站着的随从见涟儿这边是小厮应答,也开了腔。

    “你们家主子不是缺银子使的人,不过是行个方便而已。”

    “不过是极普通的茶叶,你们家主子又何必要尝呢?这茶馆里好茶叶多得是。”

    “物以稀为贵,汉氏刘家茶可不是什么极普通的茶叶?”

    涟儿听到他讲出茶叶的名称,不由得细细打量。虽说他站在两个人身后,却也不卑不亢,应该不是普通侍从那样简单,他主子的身份应该更加尊贵。京都这个地方卧虎藏龙,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很多。

    “如果两位公子想要品茶,不如就移驾过来吧。”涟儿发出邀请。

    随从闻言一皱眉,年轻人却起身站起来,老者赶忙也起身。

    “多谢公子邀请,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年轻人过去坐下,老者也跟过去。

    桦萧不善于读书,却极善于交际,他先介绍自己又介绍春生,到了涟儿这顿了一下说道:“这位是我堂弟,徐公子。”

    “我姓王,这位是二爷!”老者简单的回着,并没有说明年轻人的身份。

    涟儿等人也不好追根问底,不过是萍水相逢喝杯茶而已,用不着调查人家的户口。

    知秋上前帮众人斟茶,到了二爷跟前却被一旁的随从拦住,“让我来!”

    真是个怪人,谁斟茶还不一样?知秋把茶壶递过去,站到涟儿身后。

    “汤汁明亮,味道清香扑鼻,一看便知是好茶。”二爷端起茶杯先是细细看再闻,最后才喝了一小口慢慢品味,“嗯。先苦后甘,齿颊留香,蕴含人生哲理。”

    “一口茶能喝出这么多学问?”桦萧有些口渴,一仰脖喝光一杯,除了解渴再无其他感受,又命知秋满上。

    涟儿见了笑着说道:“堂兄就是个急脾气,这品茶关键是在‘品’。书上云‘一杯为品,二杯即为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

    “听堂弟之言,这第二杯我是不能喝了。”桦萧顿时一皱眉,“你也不是读书之人,怎么竟比他们还酸?喝茶就是为了解渴,不然喝它做什么?我可受不了几个大男人端着小茶杯默磨叽的样子,不如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爽快!”

    二爷倒是看了涟儿几眼,“几位没有参加今年的大考?”

    “我不过是去应个景,倒是林兄弟有望高中啊。”桦萧是个肚里搁不住的话的主。

    “哦?”二爷瞧着春生,“试题中有一道‘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不知林兄弟是怎样作答的?”

    春生听罢回道:“此题考得是外交之策,以夷制夷之法!就大魏国现在的情况看来,这个办法可以说是上策。不过在我看来,想要四海安定必须自身足够强大,万国方能来朝。光靠几个周边小国相互牵制,终不是治本之法啊!虽说以史为鉴,但我们也要审时度势斟酌借鉴,不可完全套用。”

    “说得好!”二爷赞同的点点头,看着春生的眼中满是欣赏之色,“看来桦兄弟说得很对,林兄弟是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之才。要是这样的人才都不能高中,怕是这大考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我老子使了银子,大爷是肯定要高中的!什么狗屁文章,只有银子是真货,当官的才没空挨个审卷子呢。”突然,一个粗鲁的声音响起来。

    众人都扭头看过去,只见一个公子哥托着鸟笼子晃荡上来,身后是一群满脸阿谀奉承的狐朋狗友。

    “鲍公子文采过人,满京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只要在卷纸上写上鲍公子的大名,审卷的官老爷见到立马就通过。虽然花银子打点,不过还是鲍公子的文章做得好!此次大考,鲍公子不是状元就是探花,小人先给您贺喜了。”一个獐头鼠目之辈一个劲的奉承溜须。

    这鲍公子是九门提督之子鲍敬,勾搭启轩去逛窑子的正是他!只见他浑身绫罗绸缎,背着手叠着肚,走路都打横。他老子走了不少门路,上下打点银子流水似的花买通了上面的官员,许了他一个举人的功名。反正也没有人核对考卷,只要不是前三名也不用上殿御考,能出什么事?

    他觉得此事是板上钉钉跑不了了,特意约了几个朋友庆贺,喝酒喝到发懵,这又来茶楼饮茶。旁边人一个劲用好话拍马屁,他被拍的飘飘然,竟把实话都说了出来!

    二爷见状面陈似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老者倒起身走过去,“这位公子是喝多了吧?朝廷组织大考,岂能儿戏?恐怕不是哪个人能够左右的!”

    “你这个老头懂得什么?有银子能使磨推鬼!”鲍敬不屑的轻哼着,“我和你也犯不着细说,只要榜上没有我鲍敬,我就把人头割下来让你当球蹄!”

    老者见他说话粗鲁,行为举止轻浮也不想搭理,扭身回来坐下。

    俗话说的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鲍敬和他的那些朋友嘻嘻哈哈说得竟是些风尘之中不堪入耳之事。

    涟儿听闻不觉皱眉,起身说道:“今天能认识二位很荣幸,咱们有缘再见!”

    “我们也要走了。”二爷也起身,相互拱拳告别,出了茶楼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