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森林

独往独来2008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总裁小说网 www.zongcaixiaoshuo.com,最快更新独往独来2008文集最新章节!

      这地方太熟悉了,离体前哪年都陪省、市领导来几次,一座小木屋、一口古井、一片大森林、一座催家坟,几个石桌石凳,杀只羊、宰条狗、炖个小鸡、采点山野菜,打一天麻将,这就是回归大自然了。然而,这次我却要体验一下山林文化,变城嫩江大地上少有的文化山林。

    车停在了用松桦园木杆建起的小屋前,门扁上题写“松涛小屋”四个字,屋前东南十来米远有一口古井,井旁立一石碑,上题”龙珠古井“四个红色大字,古趣盎然,旁边井铭,字迹潇潇洒洒,苍劲有力。“高峰山虽不高,且又无峰,却是二龙抱珠之风水宝地;此井地接龙脉,而出于珠顶,为清代北路站官崔氏家人所凿,井虽不深,久旱不涸,久雨不盈,清冽甘美,饮之眼明心亮,气爽神清,两腋习习而欲生风。”

    说起风水,当年嫩江崔氏家族祖先,请阴阳先生看墓地时,选中了高峰这块南北走向二龙抱珠的山脉宝地,于是建起了崔家坟——如今的高峰森林公园,这里长眠着嫩江崔氏家族祖先清代首任北路站官崔枝藩,及其子汉军佐领麻力图崔标,嘉庆六年清皇诰封“昭武都慰”

    护荫崔家坟的是十公顷的大片云杉,民间附会说是1737年从云南移植而来,林业专家却认为是自然林,并正是命名为嫩江云杉,嫩江县历史文化名人政协副主席张清庆山为此题写了一首藏头诗:“嫩苗何来何时出,江雪山峰驿道殊,云起龙脉千章秀,山影崔嵬鸟相呼”

    大片茂密的云杉,一条通幽小径,在高大的云杉上高悬一扁,上书:“一木一章”这四个字看来平常,却令人回味无穷,从子面上说高峰的每颗树都是各具特色的好文章、诗章、乐章、古人称大树为章,而一木加一章是樟子松的樟,另外在大片清一色的云杉中有一颗孤立高大的樟松,被当地老百姓成为神树,常有人祭拜烧香上供,求其赐福。

    站在云杉环抱的孤樟树下,聆听松堂涛阵阵,白鸟争鸣,涌读诗文,一种神往自豪感悠然而生,大片的云杉中唯独孤樟格外粗壮高大。仰视似一把巨伞,遮荫庇福于大地,枝杈繁茂像一位千手观音,手持拂尘伸向苍穹,求雨露降幅于人间,大片鳞状的树皮裹着粗壮的树干,犹如一条巨龙拔地而起,头上托起一片祥云。

    它是高峰森林的骄傲,是诺大荒山的骄傲,是高峰的树魂、园魂、诗魂、画魂!

    树中看树如看雾,登上六层欧式景观塔举目远眺,五百八十公顷浩瀚林海尽收眼底,更有一番不同景象,象置身于苍茫云涛碧海之上,松涛翻滚,碧波起伏。

    这时一列火车红吼着从滔滔林海北方呈s形缓缓驶来,蜿蜒前形,它被命名为”碧海游龙“而成为高峰一景,妙不可言。

    站在塔顶忽然想起,林中幽径旁有一株连理树,一根两脉,二树历经百年风雨,相拥相树下一石碑上刻“岁寒俪影,两树同心树茂根深,人同此树永伴长春”后面刻有“松荫怀古”真是人树非同类,情理却相通,人若有情情不老,树若有情情更浓。

    在西北人工湖前,还准备立一石碑,上面刻有“迷途知返”和一只小狗领一小女孩采花,讲的是民国初期,崔家一位叫崇兰的女孩在上坟时走失,八天后被小狗安然领回的故事。

    高峰林场始建于1954年,1992年批建省级森林公园,管辖面积3556公顷,公元占地580公顷,森林覆盖率82%,林木蓄积量43500立方米,植物类型属西伯利亚与长白山植物系交结地带,海拔305米,成缓坡岗地,百年以上红皮云杉10公顷1400多颗,樟子松人工林368公顷,日本落叶松5公顷,人工与天然林98公顷。这里物种丰富,花草、野菜、野果等应有尽有,而且鸟类繁多。是著名的鸟类环志站。

    春秋两季这里是百鸟迁途的中间站,至2003年发现鸟类192种,肃原14目36科,环志的红腹仁尾鸲、褐岩鹨、栗头翁、莺等是本省乃至东北首次发现的,2003年2月10日,北欧挪威回收到白腰朱顶雀是开展鸟类环志一百年来,欧洲国家首次回归到中国的环志鸟,被誉为“中华第一鸟”

    高峰森林公园,至1992年以来,在林场领导支持下,经嫩降第一才子庆山主席独具匠心的设计、策划、挖掘,由一个原始小林场,变成了文化风韵与大自然相统一,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徜徉在如今的高峰森林,饱览祖国大自然风光,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欣赏那苍劲有力行云流水的书法艺术,那妙趣横生的诗情画意,迷离朴塑动人的历史传说故事,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和启迪。

    目前设计开发的景点还有“柳堤诗径”“龙泉洗心”“绿云遗珠”“玄驹筑塔”“镜湖邀月”等,另外还有许多景点有待开发建设,一个更深层次,独一无二的文化山林将呈现嫩江大地和我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