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改革也要摸着石头过河

丁香雨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总裁小说网 www.zongcaixiaoshuo.com,最快更新丁香雨巷文集最新章节!

    职业教育改革和其他行业的改革一样,没有既成的模式可以搬用,充其量只能借鉴一些成功案例的良好做法。但职业教育改革并不是什么玄乎其玄、神鬼莫测的东西,实际上它还是可以人为把握的。摸着石头过河,是职业教育改革在没有有效办法情况下最为可行的办法了。

    摸着石头过河,是陈云同志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说过的一句话,意在鼓励改革者要勇敢实践,不断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这话放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同样适用。在职业教育改革中“河”是指企业对人才市场的需求“过河”就是职业教育要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现状,或者更长远一点说,还要富有前瞻性的眼光去揣度人才市场的发展动向和潜在需求,有针对性的对职校学生进行方向性的培养,以应对现在和将来的人才市场动态。河的对岸就是我们要趟过去的目的地——以培养技能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这个目标实质有两层意思:对劳动个体而言,职业教育让劳动者拥有了一技之长,他可以凭着这一技之长生存并生活着,优秀者还可以凭这一技之长去勇敢创业,闯出一条更广阔的道路来;对用人单位而言,职业教育为用人单位提供了素质更优秀、业务更精专的劳动者,可以有计划地储备好人才队伍,有步骤地开展研发项目。在劳动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中,劳动者是最革命的要素,企业拥有了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就等于拥有了优越的研发资本,也就等于抢占了市场最高峰,甚至可能会主导着将来市场的流向。市场的竞争归根结蒂就是人才的竞争。今年一开春,数万名剩余劳动力涌向沿海地区,而广东却一度出现“用工荒”很多岗位高薪以待,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手。这就表明现有的劳动力结构已严重不适合市场需求,同时也在表明职业教育大有“用武之地”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职业教育起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且这种作用是双向的、共赢的。人才市场需求是动态的,职业教育也绝没有“原地踏步”的道理,必须“过河”!

    那要怎样才能平安上岸呢?不知河床的深浅,也不知水流的冲击力有多大,大踏步地趟过去,被河水冲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行!可是又无现成的舟楫可借用,惟一可行的办法只有摸着石头一步一步地探着。职业教育改革中“石头”就是指企业,尤其是那些已成规模、颇有国际影响的龙头企业。这一类企业大多站在经济发展的较前沿,具备一定的研发实力,拥有很多朝阳产业,好比磐石,职业教育只有“摸”着它,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后再来开设新专业、叫停老专业、调整相应课程,改革才不至于盲然不知所措,所培养出来的技能性人才才能与市场需求稳当对接,这也是职业教育改革能够人为把握的地方。应指出的是,我们讲“摸着石头”强调的是一种“过河”的方式方法,目标是河对岸而不是石头,所以我们不能“抱”着某块石头。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企业也有关门的时候,如2008年“金融海啸”使得广东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一些较大型的企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东莞模式”一度受到人们的质疑。若是死“抱”着某块石头,缺乏必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一旦石头松动了,被河水冲走了“抱着石头”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