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漾广州

邓四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总裁小说网 www.zongcaixiaoshuo.com,最快更新邓四平文集最新章节!

      广州是座很古老的城市,很厚重,也很有文化,仿佛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默默地伫立在珠江之畔,慈祥地凝视着南来北往的匆匆行旅。同时,广州也是一座很时尚很美丽的城市,俨然一位花枝招展美丽大方的姑娘一般,充满了无限的生机活力与蓬勃的朝气,召唤着五湖四海的宾朋纷至而沓来。

    记忆之中,广州应该是座写在历史或者地理教科书中的城市,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的角度出发,这座位于中国南方的国际大都市距离远在天府之国四川的我们都似乎非常非常地遥远,遥远得仿佛像雾像云又像风一样,令人难以捉摸。而一旦走近这座城市,我们又感觉到仿佛走进了一个真实的梦境,古老与时尚,阳光与大气,厚重与青春,和谐有机地融入在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让人觉得这座城市非常耐读,耐看,也耐人寻味。

    广州的别称似乎很多,古称番隅,又称花城、羊城、穗城。每一个别称听起来都让人感到非常的凄美,也许每一个别称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先说这个番隅的古称吧。据史载是秦朝时一名叫赵佗的人奉命到此担任地方官员,后来秦朝灭亡,赵佗率众脱离中原政权,于此建南粤国。由此算来,广州建城已有2200多年历史了。抚今追昔,斯人早已化为尘土,这些过往的前尘往事也都早已成为遥远的历史,广州如今能够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荣誉称号,应该与此有很大的关联。

    第一次走进广州是在去年的金秋九月中旬,去参加中国国际旅游博览会的召开。车一开进广州,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高速公路中间的隔离带里种植的全是鲜艳的三角梅,那朵朵绽放的三角梅,热情似火,仿佛一张张热烈奔放的笑脸一般,让远道而来的人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一种无比的温暖与慰藉。花城之名并非虚传。

    当地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其实广州又称“五羊城”、“穗城”传说,古时这里还是海边的一片蛮荒之地,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一天南海上空飘来五朵彩色祥云,上有骑着仙羊的五位仙人,仙羊口中衔着五色稻穗。仙人把稻穗赐予百姓,并祝福此地永无饥荒。仙人离去后,五只仙羊因为依恋人间而留了下来,保佑当地风调雨顺。百姓为感谢五位仙人,在他们留守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观”观中有五仙的塑像,伴以五羊石像。越秀公园内至今建有“五羊雕塑”以示纪念。

    第一天,我去参观了一下广东省博物馆,馆里陈设的东西很多,有反映岭南自然风光的壁画,还有反映广州悠久历史文化的各种各样历史文物。印象最深的是出产于这里的砚台,名叫端砚,产于广东一个名叫肇庆的地方,石质非常优良,雕刻得也非常精美,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博物馆里还陈设有当地的各式各样古时家具,雕工精美,古韵盎然,走进家具陈列馆,仿佛走进了一个金碧辉煌的古时宫殿一般。博物馆里给人印象深的还陈列有众多的海洋生物,有巨鲸、鲨鱼等等,竟然还陈设有出土的各种各样的恐龙骨骼化石,体形庞大,高达十余米,龇牙咧嘴,神态凶猛,仿佛立即就会划破时空奔腾而来,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出得博物馆,车行广州街上,透过车窗老远便可以看见,在鳞次梓比的建筑群中有一个高耸入云的塔状建筑物鹤立鸡群,大致有四五百余米之高,堪称摩天大厦了,两头粗,中间细,宛如一位当风而立婀娜多姿的美女一般,很有特色,独具魅力,当地人称“小蛮腰”又称“广州塔”不过我觉得还是叫“小蛮腰”好,亲切得多,也亲热得多。

    在广州之行,印象更深的是夜游珠江。珠江作为广州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哺育了沿江两岸的人民。如今,当地人将夜游珠江打造成为了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旅游精品。游览一趟珠江来来去去大致要一个小时左右。珠江的夜色之美实在令人惊叹,我至今依旧不知道究竟应该选用怎样的词语来描绘珠江的夜色之美。只记得游船在宽阔柔美的江中自由地飞翔,两岸灯火阑珊,水天一色,流光溢彩,如诗如画,美仑美奂,和煦的江风轻轻地亲吻着人脸,让人竟然疑心自己是否徜徉在了天上银河之中。珠江夜色之美,也许只能体会,难以描绘。

    第二日去了一个名叫陈氏书院的地方,说是书院,现在看来倒更像是一个贩卖各种旅游商品的商店。我看了看书院的旅游资料介绍,1959年郭沫若先生曾经参观过这里,参观后留有一首五言诗:“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参观之后,我觉得郭老也许有些言过其实。

    然后兴致勃勃地去了传说中大名鼎鼎的黄浦军校参观。原先的学校早已于30年代毁于日军飞机的轰炸,如今的黄浦军校是90年代在原来的旧址上复建而成的。复建而成的学校大门上写着“陆军军官学校”六字,走进校门,学校很大,青黑的木柱高高矗立,长长的走廊左环右转,看得出几乎都是仿古建筑。大门左右有陈列室,展览了很多关于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等等历史风云人物以及军校历史沿革的照片和资料,也有很多照片反映的是中共高层领导人视察黄浦军校的照片。往后走,是军校的学生寝室、阅览室等等,还有军校的会议室,正中悬挂着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三人的画像,画像之下靠里的墙上悬挂着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老先生手书的一幅对联:“立马定中原,登高望远海”给人印象很深。然后去参观了孙中山曾经在学校办公的总理室和蒋介石任学校校长时的办公室,均是一桌,一椅,一个报架,桌上有笔架,砚台等物,桌旁有简单的花盆,如此等等,就几乎再也别无他物了,给人的印象非常的朴素简单。徘徊在学校的走廊之间,环顾四周,仿佛翻开了一本传奇的历史教科书一般,我仿佛聆听到了前人的呼吸与声音。从沉思中回到现实,与其说这里曾经是一所充满传奇色彩的军校,倒不如说这里更像一所朴质无华的乡村中学一般。伫立其间,我长长地感慨道:白发渔憔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而已而已。如此而已。莫以成败论英雄!

    于是就这样,我匆匆地选择离开了广州。现在想来,我几乎什么都没有带走,而又潜意识地觉得似乎又带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

    挥一挥手,作别花一样美丽的广州,轻轻地离去,也正如滚滚红尘茫茫人海之中我们曾经轻轻地来过

    2013年3月7日2413字记于蓬安嘉陵第一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