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稼祥对《中国不高兴》的批评不应

丁香雨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总裁小说网 www.zongcaixiaoshuo.com,最快更新丁香雨巷文集最新章节!

    4月8日,中国青年报专版刊发了吴稼祥让中国服从“我”的心情——评<中国不高兴&gt所推销的病态民族主义,该文对中国不高兴一书的主题思想作了措辞严厉的批评。初看该文会被吴稼祥锋利的笔调所感染,细想发觉该文批评有点不是味儿。

    所谓暴发户,是指利用不正当甚至是违法手段短期内聚敛了大量财富的人。暴发户心态即是惟利钻营的投机心态。吴稼祥在文中说道,1996年出版中国可以说不时,作者发泄的是“受害人心理”而当下这本中国不高兴让世界看到的,则是某些人的“暴发户心态”中国自1978年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至今,已有三十年了,中国经济经过30年来的长足增长,业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人的钱袋子较诸以往可是膨胀了不少,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甚至可以说中国自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经济的每一次飞跃,中国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坚实的脚印,都是优秀共产党人英明抉择,率领勤劳刚毅的中华民族通过诚实劳动、辛勤耕耘所致。从天安门楼庄严宣告中国独立到粉碎十年内乱,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打开国门到邓小平南巡讲话,从江泽民“三个代表”要求到胡锦涛应邀出席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哪一步不凝聚着优秀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哪一步不闪亮着中国人民勤劳的汗水?在新中国成长的六十年风风雨雨中,中国有过抗美援朝,有过抗击越南的自卫反击战,但从未有过类似美国对待伊拉克那样的为了掠夺别国资源而不顾国际舆论反对悍然发动倒萨运动去干涉别国内政的侵略行为,中国甚至在迫不得已抗越之前还曾有过援越善举,此其一;其二,即使中国在抗美、抗越中取得了战争胜利,也没有逼迫战败国签下像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那样让世人不齿的强盗条约来索要战败国的割地与赔款。换句话讲,中国财富的增长是中国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而不是从别国巧取豪夺聚敛来的,何来暴发户一说?真是无稽之谈!中国只有两类人可称之为暴发户:一类是利用奸贾阴施手段盗窃公有财产的贪官污吏,一类是依靠腐败官吏作保护伞而蚕食国库分羹公款的奸商。难道中国不高兴的五位作者,不是污官败吏就是狡商滑贾?但就该文的所给的信息来看,吴稼祥似乎并没有对五位作者作过相关调查,没调查就下“暴发户心态”的断语,这是草率!难道是该书让五位作者赚了个盆满钵满一夜暴富而让某人心生嫉妒?

    的确,中国不高兴有许多值得批评之处。一、中国不高兴所宣扬的民族主义不合时宜,它有可能会使中国的发展丧失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新中国刚成立时,风雨飘摇,当时只有苏联承认人民政权,后来经过周恩来等众多优秀共产党人的努力,中国先后和美国、日本建交,并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席位,世界也才有了中国声音。但是中国的崛起与强大,仍避免不了国际国内不友好势力的百般刁难。中国不高兴所推销的民族主义极有可能会被不友好势力作为攻击中国的又一证据和把柄,在国际社会上又会煽起、炮制出各色版本的中国威胁论来。若是这样,中国的外交有可能会陷入新的困境中,不利于团结国际友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发展自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二、中国不高兴所宣扬的“好战”与中国政府主张的和平外交相违背。当前恐怖活动还较猖獗,恐怖行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如果恐怖分子感觉到中国是一种威胁,极有可能会采取过激方式袭击中国。他们可以撞击美国的五角大楼,也同样不会轻易放过中国。若是这样,中国恐怕还未出师就遭当头棒,这是不利于中国社会稳定的。但话又得说回来,即使没有中国不高兴这本书问世,国外照样能感受到中国雄起的信号。中国不高兴所推销的民族主义至少还可表明五位作者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明白自己的“身份”总比那些“因为反对中国的现行体制而反对中国的利益”的所谓“自由的民族主义者”要强。那些“曾经反对中国举办奥运会,反对中国加入wto”、“因为喜欢美国的制度而拥护美国的利益”、“反对在任何意义上谈论中国的国家利益”的自由主义者,压根就没有民族情感可言,他们甚至可能连自己的祖宗姓什么都忘了。狗都知道家在哪里,何况人乎?

    此外,吴稼祥还引文批评中国不高兴五位作者“把伤疤当勋章”如是说中国不高兴所推销的民族主义缺少理智,那么吴稼祥这种种批评也是非理性的。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百余年来中国经历了太多的磨难,这段历史是忘不掉的,也不应该忘掉。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历史是用来鼓励儿孙立志、奋发有为的绝好材料。中国不高兴的五位作者援引悲痛历史,也无非是叫国人勿忘国耻的一种表达方式,以此来激发中国人的爱国热情罢了,犯不上受这般嘲讽。莫非健忘历史者反而有民族情感?天大的笑话!而毫无民族情感的国人是没有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是冷漠的,因为他们骨子里流着的是个人利益至上的自私的冷血,正如鲁迅药里的痨病患者。在他们看来,谁统治中国都一样,只要不刨了他家的祖坟。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毛泽东主席对日本首相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日本军队在中国坏事做绝,但日本的侵略却唤醒了中国的民族团结,从这点上说,日本军队又做了一件好事。难道伟人也在“把伤疤当勋章”?五位作者只是中国普通公民,并不是中国名流政要或是官方代言人,他们无资格代表中国人民,用“中国”一词作书名确实大了点儿。但中国不高兴一书确也表达了部分普通中国人的心态,发出了部分普通中国人的声音,代表中国部分民众总还是可以的吧?诚然,五位作者不能规划中国未来的发展,更不能更改中国现行抉择,他们借用汉唐故事,也无非是借史说事,陈述史料来推销自己的爱国主张而已。八国联军进京,南京大屠杀,都是抹不掉的灰色记忆。被武松打了的老虎负疼蹦起来反咬一口武松(咬中咬不中是另外一回事),也在情理之中。书中不应有“好战”的浮躁,但借用史事来激发一下民族热情,又有什么不可以理解的?就是健忘的阿q,被人打了也不忘来一句“就当被儿子打了”而自慰,何况中国人并非全是智障。难道被人打了连吭都不能吭一声?发泄一下愤懑就是在推销民族主义,而且还是病态的?退一万步讲,即使这种民族主义是病态的也是热乎的,总比冷血动物好!如果仅凭这些就批评五位作者“眼睛长在后脑勺上”认为他们的民族情愫是病态的,这样激烈的言辞很伤脑筋,让读者误以为中国不高兴五位作者与吴稼祥是有世仇的异族人,才引起了吴稼祥的攻讦。

    中国不高兴应以一战后的德意志为鉴,不应宣扬“好战”更不应在中国处于崛起但未强盛的关键时刻提出,这多少反映出五位作者“急功近利”的思想和战略上的短视。吴稼祥的批评应从这些方面入手,也可以引用邓小平“中国永远不称霸”来训诫,但不应对其民族情感开涮,即使中国不高兴五位作者所推销的民族主义是不健康的,即使他们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缺少理性,但终归爱国情切,呼吁同胞,激发同志,又有何不可?和平共处作为一种理想信念来努力追求,不应放弃,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现实社会中所横行的依然是丛林法则,与狼相处不能扔掉猎枪而自我麻痹、疏忽松散。吴稼祥用过于理想化的口吻来批评五位颇具中华民族情愫的作者有“暴发户心态”说他们“自恋且排他”言辞有点过火了。

    难道爱国也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