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改造吗

丁香雨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总裁小说网 www.zongcaixiaoshuo.com,最快更新丁香雨巷文集最新章节!

    近来无事,闲来翻开史书看看,从史记到清史稿,一本本的读着,一行行的览阅,脑海里突然有了一个问题:历史可以改造吗?这个问题迂戆可笑。“改造”一词自延安整风运动以后,使用相当普遍,但也只听闻过改造囚犯、改造学习,还没有听说能改造历史。正在发生的或是将来可能发生的都不能算历史,历史是既成的事实,已成定性,只可评说,岂能改造?又怎么改造?由谁来改造?今人和古人并非生活在同一段时空。如此追问下去,真似关公战秦琼——无聊的争闹。但仔细一想,未必尽然。秦帝创设郡县制,隋帝创设科举制,朱元璋创设八股取士,不都是在改造历史吗?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改造,科举制是对察举制的改造,八股取士又是对科举制和王安石变法措施的综合改造。鉴于前唐潘镇拥兵自重的弊政,北宋便重用文官。宋代科技成就辉煌,书院文化盛极一时,与这种崇文抑武的政策改造不无关系。由此可见,历史是完全可以改造的。只是,改造的结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就要看改造措施是否妥当,是否顺应时势赢得人心了,也要看改造者的心态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心。商鞅顺应时需,迎合了秦王,改革很顺利,结果强盛了秦国;王安石就没有商鞅这样幸运,虽也出于公心但操之过急,措施推行不力,变法被既得势力“腰斩”;王莽改制、元末改钞终不得人心而使天下大乱,相反,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摊丁入亩因膺服人心而行著于世;科举制虽说是统治者为笼络士人而创制,但它确也使一部分社会底层精英成了白领,打破了九品中正制只论家世出身的“铁饭碗”科举制因之而存续了1300余年,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这是改造历史较为成功的案例。科举制坏就坏在八股文上。八股文在矫正前元的散漫文风方面是有过正面作用的,但出题范围只规定在四书、五经内,以钳制社会思想,遭到了顾炎武、王夫之等有识之士的批判,康熙作为统治者,也曾感叹八股文与政事无涉,但就是不改变过来。这是统治者改造历史时抱有私心的体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八股文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改造历史必须先了解历史,了解是改造的前提。任何一个民族,在探索未来、积累文明的过程中,都会凝聚精华,也会残留毒素。不了解历史等同于忘了民族的过去,这如同将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是要不得的。不了解自身民族的过去,也就不会明白民族的现在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就不能准确把握民族将来的去向,改造的后效也就可想而知了。不了解民族历史的人,其民族感情是冷漠的,一个人如此,可以认为是个人问题,若人人如此,那这个民族就不复存在了。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低下头来,虚心学习我们的先人之长,但不能一味地说孔孟圣明,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改造也是必然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懂得如何扬弃传统文化,我们的民族才会有自身特色,才会焕发新的朝气活力,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文化题中应有之义。

    中华民族曾领先于世界其他民族,表明我们的民族有值得学习的精华,而在近代又落后于西方,也说明我们的历史有需要反思的地方。改造历史、改造我们的民族,是每一个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怎样改造才能利在千秋,人民该有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