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谁忽悠着谁

丁香雨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总裁小说网 www.zongcaixiaoshuo.com,最快更新丁香雨巷文集最新章节!

      总算熬到硕士毕业了“庆幸”有了自由择业权,自己可以安排自己的命运了。可是近三个月来的奔波,职场的冷幽默给我的却是另一番感受: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都在较着一股忽悠劲。

    北京职场的忽悠事在赴京求职杂感杂谈一文里已有所叙述,本文暂且撇开不谈,单讲江西职场上所遇到的事儿。因失意于北京职场,我返回了故里,赶赴2月21日在江西人才市场举办的高级人才洽谈会。天虽下着麻麻小雨,但江西人才市场内外依然是人头攒动。入场的条件有五点:研究生学历,或是本科学历满两年,或是大专学历满五年用一块木板展示在人才市场门旁,把门验证的是四五个身着士兵制服的中青年男士,符合条件之一者即可入场,不收门票费。

    “这就是过硬的真货呀,不渗半点假的。”前面有好几个不满年限的“低”学历的人被验证者挡在了门外,当我掏出研究生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让其验身时,旁边围观的人发出了这样的钦羡和赞叹。我心里美滋滋的,心想:这回总算能“卖”个好价钱了。可是进去一溜达,才知道什么叫“大失所望”:来招聘的单位全是企业单位,且招聘岗位以保安、保洁、销售代理和业务员较多,学历要求只要大专以上或高中以上,有的还只需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最让我好气又好笑的是,在一家招聘信息栏里,赫然写着“招聘岗位 猪场饲养员”无学历要求,无年龄限制,有无经验均可,只要能吃苦耐劳。真让人跌破眼镜!猪场饲养员的岗位出现在高级人才洽谈会上,确实让我吃惊不小。难道在用人单位的眼里,给江西高级人才的定位就是这样的吗?是江西的用人单位压根儿就没有好的岗位拿出来坦诚招人呢,还是在向外界无声表白江西的高级人才只配去养猪?这让我多少有点儿相信有关“中国的博士在美国扫大街”的传闻了。当时真有一种欲撕毁证书扬长而去的冲动,感觉白耗废了三年的青春时光和两三万元的学杂费,到头来换来的却是“养猪”的回报。众所周知,从科举道路走出来的人,与经常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相比,其体能体质都要差得多,而养猪又是一种粗重的体力活,书生们是不可能做得了的,脏且不说了。真不明白这家单位为什么不拿这个岗位去招聘那些受金融危机影响较深的返乡农民工,兴许他们更需要这个岗位,因为农民工受文化程度限制,他们的就业面相比之下又要更窄一些。再说农民工们富有经验,比书生们也更适合这个岗位呀。

    心里头那股被忽悠了的劲啦,酸酸的难以启齿。我硬撑着看完了所有的招聘信息,终于发现了一家招文科生的公司,岗位名称是企业文化总监,细看其要求,还挺符合的。心里头亮堂了起来。

    “这个岗位要求很高的,年薪四十万嘞。你不适合。”来招聘的工作人员是个女的,一边吃着午餐一边打断了我的话,连头都没有抬起来。

    “可是上面列出来的条件我都符合。”我忍住被忽略的酸楚,指了指张贴出来的招聘公告,不想轻易错过这个机会。

    “上面没写清楚。你做不了。”埋头“苦干”完了的她擦了擦嘴,做了一个示意我离开的手势,对于我递上前的求职简历视而不见。

    “他们单位上已经内定了。”我将此事告诉好友,好友如是说。

    “既然单位内定了工作人员,为什么还要拿出这个岗位来招人呢?”

    “那是奈上级领导不何。上级主管部门要他们拿出这个岗位来,他们有什么办法,但他们内心是不想招人,否则,怎不会连你的简历看都不看就说你不适合呢?”

    我不知好友说的是否正确。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还真难为了这家单位想尽法门来应付监管忽悠领导呢。好友的话倒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儿。2008年下半年,江西事业单位搞了一次招考,所列出来的岗位绝大多数都要求30周岁以下,奔四的我显然被pass掉了。其中有一个叫江西军盾国防教育的单位要招一名讲师,要求35岁以下,大专学历,文科类专业,且要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要求相对要宽松很多。我也别无选择,就报考这个岗位吧。在网上填写个人简历时,我老老实实写上: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足足等了24小时之后,终于反馈过来审核结果:专业不符合,审核未通过。我当时就纳闷,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难道哲学不属于文科类范畴?没办法,只有改报呗,好在只要求大专学历。我的大专学历是公关与文秘专业,此专业隶属于中文系,这总该是文科类吧,我思忖着。可是第二天的审核结果依旧。再要用本科(自学)文凭改报时,已过报名期限。

    “这个岗位已经满足了开考的人数要求,它当然就不要你报考啰。报考的人多了,竞争压力就大,单位已内定的人被挤掉的可能性也就大嘛。”好友作了如是解释。

    我想这种解释是对的。曾住在我寝室斜对面的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曹某,报考了九江市某局,笔试面试都过了,我向其道贺时,他气哼哼的扬言想杀人,我问为什么,他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来:“它(九江市某局)内定了的工作人员笔试没通过,人家又不肯放过它,就将我来开涮。我说还有一个月学校就要发毕业证下来,它不允,非得要我交出硕士毕业证才可上岗。找学校开能顺利毕业的证明都不行。”是人情使致,还是利益所维,我不敢瞎猜。但有一点是明摆着的,用人单位将岗位拿出来招“无情无益”的陌生人是多么的不情愿。曹某的话验证了好友的推测。职场上躲了多少猫猫,没有人能统计的出来,而职场中的冷幽默以及被忽悠的感受,也只有趟过职场的人才会有真真切切的体味。那种盯着四万亿投资项目找工作、盯着国家部门新政策找工作、盯着中小企业和现代服务业找工作的空头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多少显得有点儿不关痛痒。就拿“三支”来说吧,国家出台新政策,鼓励并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贫困乡村去支医、支农、支教。硕士研究生无需笔试,可以直接面试,但年龄要30周岁以下。我已过卅,怎办?去不了呗。真憋气!报考硕士研究生时要求40周岁以下,到毕业就业时,岗位却绝大多数要求30周岁以下,除非我越读越年轻,否则永远没指望了。教育机制与就业保障机制很不衔接,不仅体现在不受人才市场青睐却又影响自己一生的专业上,也体现在诸如求职者年龄等细微之处。国家用以刺激经济发展的四万亿投资项目,大多放在交通运输、水利设施、新型能源和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社科类好象不在其覆盖面之下。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能为其创造效益或者说不能马上为其创造效益的文科生是难有用武之地的,上级主管部门若出于增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考虑而强行要求其拿出岗位来招人,就会出现上述江西人才市场上的忽悠事儿,暴料出五花八门的冷幽默来。

    “有些单位是会这样,变相做广告呗。我们又不能不许人家这样做。”在离开江西人才市场时,我向主管人员反馈了我的意见,表示场内所招的岗位与招聘会的名称很不相称,自己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工作人员给了我这样的回答。看来主管部门对于职场上的忽悠事儿早已司空见惯,但是是默许还是一种无法处治的无可奈何,只有他们内里人知道,求职者是不得而知的。

    如果说北京职场给我的是失望,那么江西职场应该说是绝望。好在有广东普宁职校的抬爱,与我签下了劳动协议书,约定我八月份去报到上班。我倒不敢自诩是人才,普宁职校最终会不会变卦我也说不准,但普宁职校的校长确实三番四次打来电话,苦口婆心的劝我去他的单位就业,至少说明其用人单位还是把我当人看,又多少让我有点感动和欣慰。江西某位官员在批评江西人才外流现象时说:“现在不说什么孔雀东南飞了,连麻雀也东南飞。”实事求是的讲,江西也很重视人才,就拿南昌大学来说事,去年一口气引进了三位长江学者担任学校副校长。但江西省的重视人才的做法所体现出来的似乎是一种英雄史观,而不是群众史观。诚然,在一些高、精、尖的领域里,确实是需要一些出类拔萃的人来把关,毕竟知识决定高度,可是英雄再怎么了得精力也有限,不可能事事亲躬,一些繁杂的具体事务还是要基层工作人员来做。江西只注意引进“孔雀”却无意于留住“麻雀”我这只麻雀为了自身的生存,能不飞往别处去寻找自己的栖息地吗?若是基层工作人员都走了,英雄成了光杆司令,也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普宁职校要在八月份才能入编上岗,这期间的数个月不能白浪费了,毕竟经过三年的“洗劫”囊中早已空空如也。可是短暂的事儿并不好找,尤其是文科生。好在读研期间做过兼职保安,清楚保安岗位上的一些门门道道,于是瞄准了保安一职来找。当然,我是以一名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身份进行的,隐匿了我的真实身份,怕以研究生学历去应聘保安反被人耻笑。这一个月来,根据报纸上刊登的招聘信息,东奔西跑,面试了不少的单位,填了不少的表格,可就是没等到一个回复电话。不得已只好再次出入职场。

    “你好象在我们单位投过简历。”3月21日,在位于南昌火车站附近某宾馆里举行的招聘会上,我正猎寻着各家保安岗位的要求,眼前一位招聘人员的话让我停住了脚步。我定睛细看,天啦,正是前几天面试过的赣江旁摩天轮附近的某娱乐馆。

    “你找到了什么好工作么?”她笑了笑。

    “我一个做保安的,能找到什么好工作。”我讪讪的笑道“我等了好几天都没有接到贵单位的电话,以为贵单位不要我才”

    “你当过兵么?我们这里的保安都要会打架的呀。”旁边走过来一位男士,打断了我和她的对话,其说话的神态和语气都是挺屌的那种。

    我想其他的求职者大概也有类似的尴尬邂逅吧。只要留心一下不难发现,许多用人单位也像求职者一样,赶趟儿似的赶了一场又一场的招聘会,乐于职场而不疲,也不怕劳命伤财。当然,求职者要权衡之后选择待遇好的用人单位,而用人单位也会比较一下选择较为优秀的员工,这都无可厚非。但,求职者虽多,也就是这些人,合适的早已和其他的用人单位签约走了,想跳槽的员工所要求的待遇是要超过原用人单位的,越到后面越难找到“物美价廉”的员工。我真想反问一句:“你是否又招到了让你满意的好员工呢?”招一两名保安也要费这么大的劲儿,我还真佩服这家娱乐馆“吃苦耐劳”的精神。优秀不优秀只是相对而言,能胜任本职工作就行。再说保安一职,只需略懂一些安检和消防常识就可以的,又不是什么科技研发领域,需要尖端人才?

    当用人单位抱着一种调侃的心态去“戏耍”求职者的时候,求职者又岂能会忠于职守勤于工作?任何事业都是要人来做,老板只有唤起了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事业才会有所发展,单位才会发展壮大。而忽悠员工的后续是被员工所忽悠。

    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彼此多一份牵就,多一份沟通,又何惧金融危机哉。